德化陶瓷,一紅一白走天下
-
小陶陶
2019-08-03 15:28:44 1477
13210
德化陶瓷能夠名播寰宇,自有它的道理:如果說德化陶瓷歷來以“”代表當時瓷生產最高水平的話,那現在的“富貴紅”則是在陶瓷王國里獨樹一幟,成為德化陶瓷的又一張閃亮名片。
“”, 又稱“建白”,部分西方國家對明代福建德化窯所產瓷器的稱呼。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這是德化陶瓷千百年來的一貫品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白”。德化白瓷以其胎質致密,透光度極好,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脂,被稱為“”,并在德化擁有屬于自己的宮殿——藝術宮。
圖:德化白瓷福祿彌勒佛_家居風水擺設
在“德化瓷魂”里,陳列著很多德化白瓷。遠觀,一片潤澤均勻流淌,好一片“山中高士晶瑩雪”;近賞,瓷質如脂似玉,色澤光潤明亮,純凈得如亭亭的少女。據《德化白瓷鑒賞》記載,明代白釉瓷器,是德化窯白瓷生產的一個高峰期。明代中晚期,德化白瓷進入成熟繁榮時期,德化窯燒制的白瓷純凈而高雅,美不勝收,代表了當時白瓷生產的最高水平,德化白瓷馳名海內外,被譽為“”、“國際瓷壇上的明珠”、“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品”。明代又是德化窯瓷塑藝術最為繁盛的時期,一大批瓷塑藝術大師,采用“”這一優異瓷質,創作出大量造型別致,形神兼備的藝術珍品,把德化窯瓷塑藝術推到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境界,他們的瓷塑作品,如雕塑,被視為天下獨特的藝術瑰寶,以至于當時的“日本富人,不惜以萬金爭購之”,有“天下共寶之”的美譽。
熱烈、高貴、吉祥,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愛的色彩。近兩年,一種釉色鮮紅、胎體潔白的“富貴紅”高溫紅釉瓷迅速風卷市場,在中國陶瓷大觀園中獨樹一幟,成為人們饋贈、收藏的新目標。
2004年底,福建德化成功燒制出國內第一只高溫紅釉瓷瓶“富貴紅”,轟動陶瓷界?!案毁F紅”又叫“中國紅”,是以德化白瓷為主,上了一層紅釉,經過素燒、釉燒、紅燒、金燒四道工序,在1300℃的高溫下燒制成瓷。由于德化土細軟,燒制到一定程度會出現癱塌,所以燒制者在紅釉中加了比黃金還貴的金屬鉭。出爐后的“富貴紅”色澤勻稱、表面光滑細密、不留針孔。
同樣,“德化瓷魂”里也可以看到諸如“富貴紅”花瓶的芳影,端莊、華貴、厚重、飽滿?!暗禄苫辍闭故緩d負責人曾憲鵬向瓷庫中國小編介紹:燒制成功的“富貴紅”紅釉不脫落,顏色鮮艷,發色均勻,光澤度高,表面上見不到一點點瑕疵。
一白,一紅,德化陶瓷好不艷麗。一古,一今,德化陶瓷總有震撼與驚喜。這一白、一紅在中國陶瓷界甚是“威風”。
據瓷庫中國專家介紹,“”不僅藝術成就高,具有收藏價值,而且是收藏品中的佼佼者。在德化,每一件成功的“”作品都屬百里挑一的精品,它們不但獨具神韻,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重大事件、一個重要人物的記載。
此外,作為現代工藝瓷器,“富貴紅”在短短兩年時間里,成為眾多藝術收藏品家的心頭之愛?!案毁F紅”的難得主要有三點:一是用材金貴,燒制者在紅釉中加了比黃金還貴的金屬鉭;二是工藝精,由于紅瓷的瓷土中含有硒等微量元素,性能極不穩定,窯燒控制難度極大。再加上紅釉是用鉭燒制,在高溫下成流水狀,要使產品出爐后色澤勻稱、表面光滑細密、不留針孔,是歷代瓷雕藝術家難以逾越的一道門檻;三是富貴紅燒制異常困難,由于德化土的收縮比高達20%至30%,紅色釉料又不耐高溫,“溫度不夠不成紅,過火又易炭化”,因而導致成品率極低,有“千窯一寶”“十窯九不成”之說。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