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勇立潮頭破浪行 薪火不息德化瓷
-
小陶陶
2022-11-21 15:11:26 瓷都德化1222
14840
“世界瓷都·德化”(賴建明 攝)
“近年來,德化緊緊抓住陶瓷這一支柱產業,結構調整圍繞特色來優化,并不斷向工藝縣發展,努力踐行‘精美的瓷器做出來、擺出來,還要傳出去’。”日前,在成功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德化縣人民政府縣長方俊欽表示,德化將通過創新驅動力爭未來把陶瓷打造成千億產業集群,同時也做好歷史文化遺產的“薪火傳人”。
此次,“·德化瓷”在“進博會”上大放異彩,是德化縣聚焦陶瓷產業創新集聚發展、國內外市場拓展和陶瓷文化品牌共建共享的有力推動,并將持續推動德化縣加強創新驅動引領,鑄造品牌拓展市場,推動文化融合賦能,為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德化力量,不斷提升“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暢通“雙循環”
構建發展新格局
“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進博會’,來自全國各地和國外的許多客商對我們的國宴瓷、禮品瓷非常感興趣,都夸贊我們的產品獨具特色,將地方文化、餐飲文化與陶瓷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福建德化五洲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建洲說。
走進五洲陶瓷展示廳,一套套精美的國宴瓷餐具整齊有序地擺放在展臺上。據了解,這些國宴瓷餐具都巧妙地結合了不同地區特有的文化元素,布局含蓄嚴謹、簡約大氣,細節豐富細膩,一碗一碟、一杯一勺間展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生不息的國瓷文化。
郭建洲(右)向客人介紹五洲陶瓷國宴瓷(吳有森 攝)
近年來,五洲陶瓷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與國際接軌,頻頻亮相國際盛會,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把享譽世界的德化白瓷文化發揚光大。同時,主動對接國內外大型酒店用品展,不斷開拓深耕國內市場,把國宴文化的儀式感進行傳承和發揚,讓大家能體驗到真正的國宴水準和陶瓷文化。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強調,中國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德化縣工信商務局工作人員黃金洪說。2021年,德化縣陶瓷產值459億元、企業4000多家、產業工人逾10萬人;全縣70%的陶瓷產品,遠銷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少海內外知名品牌、機構主動與德化縣合作,制作陶瓷類衍生產品。
下一步發展中,德化縣將積極組織引導企業通過采購會平臺與國內外供應鏈采購商進行精準對接,促進采購商和參展商進一步相互融合,推動流通創新發展,激發消費潛力;組織采購商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采購外貿產品;引導陶瓷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內市場消費需求,研發適銷對路的內銷產品,創建自有品牌,培育和發展新的消費熱點,推動消費回升。
轉型“加速度”
融合聚力再出發
“今年開始,我們與國家陶瓷設計研究院合作,主要針對家用與零售陶瓷餐具市場,結合當今國際、國內的流行元素設計時尚新穎的產品,讓精美的高端酒店瓷器走進尋常百姓家。”陸升集團相關負責人陳貴生說。
針對家庭與零售餐具市場的消費需求,陸升集團從器型、款式等多方面入手調整生產、設計、銷售等環節,挖掘家庭日用瓷與禮品瓷熱點、亮點,讓德化白瓷成為國內外星級酒店、尋常百姓家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陸升集團產品展示館(吳有森 攝)
今年來,為進一步全力推進高端餐具產業提質增效,助力陶瓷產業轉型突破,德化縣成立高端陶瓷餐具生產企業調研組,深入相關部門、企業等開展調研,并廣泛征求部分企業及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
面對德化縣日用餐具生產龍頭企業不多,智能化水平不強,工業設計水平不高,品牌影響力不夠等問題,德化縣將全力培育龍頭企業,加強企業管理培訓,引導企業轉變觀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充分運用“一企一策、一企一專班”,引導企業創新模式、搶占市場,加快實施增資擴產,擴張先進產能;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引導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產能對接、供需對接,推廣“共享用工”“共享工廠”模式,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良性互動、協同發展良好格局,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全力推進智能化改造,引導企業加大資金投入,主動使用人工智能、軟件服務控制設備來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加快設備研發,重點圍繞日用餐具陶瓷共性關鍵技術開展智能裝備研發,打造全鏈條生產線設備。此外,全力推進工業設計,創新舉辦日用餐具主題類工業設計大賽,生成更多高質量、個性化、可轉化的日用餐具工業設計作品;加強與國內外知名設計公司合作、交流,力求產品開發與國際藝術主軸、時尚潮流、客戶需求接軌,引領德化設計新風尚。全力推進品牌建設,通過在品牌推廣、質量標準、聯合執法等方面實現有效突破,助力德化縣日用餐具陶瓷產品市場競爭力再上新臺階。
磨礪“鑄匠心”
薪火相傳育人才
“此次‘進博會’之行讓我受益匪淺,讓我開闊了眼界,迸發了更多的創作靈感。”德化縣陶藝新秀曾巧霞說,“時下‘福文化’備受關注,我將深耕‘福文化’內涵,結合茶器、文房四寶、家居擺件、瓷板畫等多種陶瓷表現形式,延伸開發更多的文創作品。”
2020年,曾巧霞與其先生蘇華羽共同創立了拾巧品牌工作室,以自我獨立的美學思考,向往自然,順應自然,感觀自然的表現,開啟追求傳統中的現代,生活中的藝術,完美詮釋現代藝術陶瓷的不同之路。
曾巧霞(左)向游客介紹她的“瓷花”文創作品(吳有森 攝)
“123年來,我們五代傳人始終堅持繼承和發揚德化瓷雕精湛的技藝,同時不斷顛覆前人的創作理念,顛覆過去的自己,創造新的藝術境界。”百年老字號蘊玉瓷莊第四代傳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說。
不拘泥于前人的框架,孜孜不倦地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是蘊玉瓷莊五代傳人一直秉承的家風。在他們的作品里,總能找到德化傳統瓷塑藝術的精髓,卻又是一種顛覆后的身影,從中讓人感覺到那種濃濃的、代代相傳的藝術精神。“父輩們‘顛覆自我的創新精神,始終堅持傳播、創承德化傳統制瓷技藝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我和許多年輕的德化陶瓷藝人。”蘊玉瓷莊第五代傳人蘇崇藝說,隨著當今社會的變化和發展,他們也在不斷地思考、創新與改變,讓百年老字號歷久彌新,將陶瓷藝術推向更高的巔峰。
正是這種代代相傳的責任、擔當與堅持讓德化陶瓷技藝歷經千年薪火不斷。近年來,為加強陶瓷人才隊伍建設,德化縣出臺《德化縣打造白瓷藝術品牌十條措施》,鼓勵支持大師走出去舉辦各類德化藝術陶瓷展覽展銷活動,支持陶瓷藝術工作者參加各類陶瓷設計大賽、藝術作品展以及陶瓷技能大賽,提升創作技能。同時,德化縣出臺國內首份《德化陶瓷藝術大師服務管理辦法》,成立德化陶瓷藝術大師聯盟,堅守誠信建設,建立大師智庫,培育人才梯隊,打造業界口碑好、陶瓷技藝好、價格體系好的“三好大師”。此外,德化縣舉辦高級陶藝研討班,邀請國內著名高校教授、專家、學者來德授課,提升德化白瓷設計和藝術水平,推動當代陶瓷藝術轉型;引進專業文化藝術機構,解開大師新秀既要創作又要營銷的束縛,讓“做是做的人,賣是賣的人”,實現專業分工。(吳有森)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