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陶瓷產業升級版
-
小陶陶
2019-04-25 16:03:45 1744
9800
“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盡快突破制約瓶頸,做精設計環節,注入文化元素,突出創意設計,加快打造陶瓷產業升級版。”在我縣陶瓷發展委員會第一次成員單位會議暨陶瓷產業發展聯席會上,縣委書記梁玉華發出這樣的號召。
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國內成本快速上漲等要素制約,德化陶瓷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今年,我縣在開展“抓落實、勇擔當,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主題實踐活動中,圍繞陶瓷產業“五個引領”發展思路,德化陶企紛紛在設計理念、材質、工藝上進行創新,讓傳統產業迸發新的活力。
傳統+新理念
產品富有時代氣息
在寶美中小企業創業園,記者來到云水窯陶瓷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于2015年成立的以生產高端日用陶瓷為主的新生陶瓷企業。
走進公司展廳,兩米長的大桌子擺滿了許慶水的得意之作,各式各樣、精心設計的日用陶瓷讓人應接不暇,這些瓷器不僅造型精美,而且功能多樣。其中一件由盤子、湯盆、小菜碟、筷子架組合成官帽造型的餐具擺件尤為引人注目,“這一系列很適合都市白領使用,還有情侶款的,兩套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圓球。”許慶水現場給我們示范起擺設,這樣的組合不僅收納方便,而且造型美觀,既有實用功能,又可做家居擺設之用,可謂一瓷多用。
“做陶瓷,就是要不斷去改進、創新。”德化縣云水窯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慶水說,“現在公司規模還比較小,所以各種產品要做得更加精細,才有競爭力。”
據了解,自去年7月份正式投產以來,許慶水共開發、設計了80多種新器形,申請了5個發明專利和5個實用新型專利。今年云水窯將有10幾個發明設計申請專利。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設計人員問題。”許慶水說,目前公司有近30名員工,但真正從事設計的員工少之又少,而且陶瓷技術工人年齡斷層現象嚴重。
而在創業園內,像云水窯這樣的企業還有不少。為扶持更多中小企業走上創新創業之路,去年以來,我縣制定了鼓勵陶瓷企業技改、股改上市、科技創新、抓大扶小等政策,贏得了企業好評,取得了較好成效。近期,我縣還將建立不低于2000萬元的“雙創基金”,按照不超過基金規模20倍測算,擬安排4億元信貸資金專項扶持科技型和成長型企業創新創業,實施“萬家企業成長計劃”,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傳統+新材質
讓經典重放異彩
在德化冠福窯禮瓷有限責任公司,記者看到一件《古蓮觀音》雕塑作品,整件作品瓷質潔白,純凈通透,衣褶、紋理的層次明顯、流暢自然,在燈光照射下,整樽觀音光潤明亮、栩栩如生。最為特別的是,該作品不上釉就能彰顯樸而不素、雅而不俗的白瓷質感,滑如脂、潤如玉,令人愛不釋手。
這種瓷質是德化白瓷中典型的“豬油白”,由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冠福窯禮瓷有限責任公司藝術總監陳金通研制成功。而配成這種“豬油白”的原礦瓷土則來源于全國各地,經陳金通幾十次嘗試,才調配成功。
“現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只有不斷創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能贏得一線生機。”陳金通說。
據了解,“豬油白”原是德化窯明代白釉瓷的精品,其選料講究,制作精細,釉質瑩厚細膩,潤如油脂,在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國際上有“東方藝術”之聲譽,被稱為“中國瓷器之上品”。
為加大交流,近年來,我縣適時籌劃舉辦世界陶瓷藝術節、陶瓷高峰文化論壇、陶瓷藝術博覽會、陶瓷經貿洽談會、陶瓷文化之旅,策劃運作陶瓷樂隊、陶瓷舞蹈、瓷模大賽、影視作品等文化項目,鼓勵陶藝大師參與國際國內重大盛事盛會,努力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引進來”。同時,也不斷組織本土陶瓷藝術大師們“走出去”,通過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交流,碰撞出新的藝術火花。據了解,近期,我縣組織20名陶瓷企業家、大師、設計師赴德國、意大利進行工業設計培訓與考察,從而加強與國內陶瓷產區和國際市場的對接聯系。
傳統+新工藝
陶瓷新品備受青睞
近年來,圍繞“生產由制造向智造轉變,產品由低端向高端轉變,結構由單一向多元轉變”的“三個轉變”,走創新型、效益型、集約型、生態型的“四型路子”,我縣不斷強化陶瓷設計引領,創新陶瓷設計理念,一方面借助“”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等平臺,支持企業家、藝術大師、陶瓷新秀、設計師“走出去”學習取經;另一方面,支持企業創建工業設計中心,舉辦陶瓷工業設計大賽,邀請藝術大師、設計師到我縣開展創作,推動產品開發與國際藝術主軸、時尚潮流、客戶需求全面接軌。
在大元陶瓷的瓷器展廳內,各式各樣手工跳刀雕刻而成的茶壺、杯子整齊排放著,這些經過跳刀雕刻的紋路疏密有序,猶如竹篾編制而成,精致美觀。
張金溪從十幾歲時就開始拜師學習張氏跳刀基礎技法,20多年來,他熟練掌握了張氏跳刀技藝,2011年,張金溪創辦張氏跳刀工作室,傳承跳刀技藝。現在,除專注傳承、發揚跳刀技藝之外,張金溪還致力于創新研發新品,其創新將跳刀工藝與臺灣陶瓷釉水結合,研發的陶瓷新品,既美觀又實用,備受市場青睞。
臺灣青瓷翠玉是張氏跳刀與臺灣釉水“聯姻”的成果。只見,杯體外側紋路以傳統跳刀工藝雕刻,內側施上從臺灣引進的青瓷翠玉釉,再經高溫煅燒而成,杯外跳刀紋路精美有序,獨具匠心;杯里釉面光潔細膩,色彩斑斕絢麗,用戶使用這種工藝制作的瓷具,既可品茶,也可欣賞釉色,養眼養心,一舉兩得。“這一特色產品也讓跳刀茶具走俏市場,產值不斷得到提高。”張金溪說。
“不管是陶瓷還是什么都是學無止境的,陶藝創新亦是如此,只有不斷地學習,探索新發現,研發新產品,才能將陶瓷技藝永續傳承再發展。”張金溪說。
責任編輯:陳莎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