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坤:幼時殘疾家境貧困立志成才鉆研制瓷技藝重塑陽光人生
-
小陶陶
2019-04-26 泉州晚報2034
14940
幼時殘疾,家境貧困,他從陶瓷學徒做起,而后自己開創公司;事業有成時,他盡己所能幫助殘疾人創業、就業——
陶瓷藝人重塑陽光人生
核心提示
徐福坤人生第一次轉折,發生在5歲那年。年幼的他左小腿被掉落的木頭砸斷,從此左腳落下殘疾。15歲時,父親突發心臟病撒手人寰。初中畢業后,他拜師學藝并到瓷廠打工,勤奮鉆研制瓷技藝。經過多年努力,他的技藝日臻嫻熟,作品充滿個性,并在各項瓷藝比賽中屢屢獲獎。
2011年,28歲的徐福坤創立了德化非凡陶瓷有限公司,在競爭激烈的陶瓷市場中站穩腳跟。他盡己所能地幫助困難群體,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開設陶瓷技藝培訓班、電商培訓班,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以滿腔的熱情幫扶殘疾人?!醣緢笥浾?許文龍 通訊員 李宏圖 文/圖
陶瓷藝術照亮了徐福坤的人生
好的產品,幫徐福坤打開市場并站穩腳跟。
突遭不幸 年幼時左腿殘疾
谷雨時節,天氣時晴時雨。德化縣城一處廠房里,徐福坤拿起地上一個白瓷茶杯放在機器上,打磨杯底至光滑,再拿在眼前仔細端詳,看杯身是否有瑕疵。“我的白瓷茶具有個特點:重量大,釉水很厚,拿在手上很有質感?!弊诓枳郎吓莶钑r,徐福坤與德化眾多陶瓷企業家一樣,口才很好談笑風生。他自豪地說,正是因為特色鮮明,因此只要業內人士一拿到這個杯子,不用看底部的簽名,就知道是他這里生產的。當他準備前往展柜起身行走時,你才會看到左他的腿發育不良,明顯比右腿短很多,走起路來一瘸一拐。
1982年,徐福坤出生在德化蓋德鄉鳳山村的一戶農民家庭,在他之前父母已經生育了三個女兒。受限于當時的經濟條件,即便等到他5歲那年,一家六口人還擠在古厝一間8平方米的小屋。眼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父母決定自己動手建一棟土木結構的房子,所需要的木材需要到十公里外的山上砍伐。當時,他們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清貧,平日里在家只能喝稀粥,只有父母親外出干農活時,才能吃上一碗干飯。
一天清晨五六點,父母親起床洗漱,準備前往山里砍伐木頭,年幼的徐福坤為了吃上中午的那頓干飯起了個大早,跟著父母一塊兒進山。到達山里,父母馬不停蹄開始揮汗如雨,稚子在一旁追著山里的蝴蝶嬉鬧。中午父母用石頭木柴壘砌了簡易灶臺,煮了香噴噴的米飯,讓小福坤如愿地吃了個飽。
忙到太陽快下山,父母將其他木頭堆放好后,一起合力扛起其中一根木頭回家,他則緊緊跟在后面。一路奔波辛苦,到家后父母將肩上木頭卸下到附近田地。然而,就在木頭落地的一瞬間,一聲慘叫傳來。此時的父母才發現,由于沒有注意到小福坤就在旁邊,他的左腿被死死地壓在木頭下方。父母頓時慌了神,趕緊將木頭抬起,但此時為時已晚,小福坤的左小腿幾乎被壓得血肉模糊。緊急送醫后,他被診斷為左小腿粉碎性骨折,經過四個多月時間治療后,從此左腳無法正常行走。
認真檢查作品
每一道陶瓷制作工序,徐福坤都一絲不茍。
家境困難 立志成才不放棄
“5歲時還不懂事,只記得在醫院手術時,頭頂上的燈晃得刺眼,并不知道殘疾意味著什么?!睍r隔32年之后,徐福坤回憶道。小學的操場上,看著同學們追逐嬉鬧的身影,此時的他方才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對健康的孩子來說,體育課是一天中最佳的放松時間,跑步、打籃球、跳繩,而此時的徐福坤只能獨自一人安靜地坐在操場邊看著同學們運動,或是坐在空無一人的教室里發呆或看書。
禍不單行。在徐福坤15歲時,家中的頂梁柱父親被查出心臟有問題。父親如果倒下,整個家就垮了。為了給父親治病,家里不僅花光了積蓄,還欠了親戚朋友一萬多元。一天,在家休養的父親突然心臟疾病發作,最終撒手人寰,去世時連安葬的費用都拿不出。最后,在大伯幫助下,他們才花2000元,將父親草草地安葬。
父親去世后,為了維持一家的生計,母親帶著徐福坤去找一位家境還不錯的親戚借錢?!半m然當時只借200元,但親戚覺得我父親過世后家里還欠著那么多錢,我又是腿腳殘疾,即便借錢給我們,以后我們肯定也還不上。”他說,最后大伯得知情況后,主動拿出200元借給他們。此后的幾年,母親一邊種田一邊打工,慢慢地將之前欠別人的錢還上。
父親的去世對徐福坤觸動很大,他發現,自己的一生,連同這個被命運擊垮的家,未來都只能靠自己了。為父親守靈的那個晚上,他便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闖出一片天,不讓家人被別人看不起。
徐福坤向學員傳授陶瓷雕塑技藝
徐福坤工廠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拼搏奮斗 踏上陶瓷創業路
初中畢業后,雖然成績能夠上高中,也收到好幾份中專、大專的錄取通知書,但徐福坤卻不得不放棄學業進入社會工作。迷茫之際,他聽從親戚建議,拜師學起了陶瓷雕塑技藝。四個多月后,有了一定基礎的他進入德化陶瓷廠當起了工人?!斑M入工廠可以有工資,而且里面也有很多技藝精湛的師傅,可以向他們學習?!彼宄赜浀?,剛工作的頭三個月沒有工資,從第四個月開始才領到250元工資。不過,他勤奮刻苦好學,很快就熟悉了流程。同時也因為表現好,工廠一年內給他漲了四次工資。
“可能也有點天賦吧,我學東西比別人快。一些陶瓷工序,我看一兩遍,再操作一兩遍就會了?!贝撕髱啄辏旄@じ忧趭^鉆研,時刻不忘向技藝嫻熟的工友學習,還利用業余時間到德化職業中專、景德鎮陶瓷學院進修。日積月累,他的制瓷技藝日臻嫻熟,獨具個性的作品在各項瓷藝比賽中屢屢獲獎。2009年,他被德化陶瓷學院聘為課外輔導老師。
2011年,多年沉淀的徐福坤決定創業,成立德化非凡陶瓷有限公司。公司取名“非凡”,寓意“殘缺的身體要創造非凡的成就”。創業之初,他得到身邊很多人的幫助。德化陶瓷學院的鄭振雷老師儼然是他的免費顧問,哪里資金用錯,哪里投入不足,哪個市場定位略有偏差,哪個經營環節稍顯不足,鄭振雷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他提供建議。資金運轉不足,不少朋友雪中送炭;經營遇到問題,政府有關部門主動對接幫扶。
2016年12月,徐福坤從福建省殘疾人基金會申請到一筆5萬元的無息貸款,用于公司發展。去年,他提前半個月將貸款還清。基于他的誠信,在他還清貸款后,基金會負責人還問他是否繼續申請,可以給他20萬元的貸款額度。“我跟他們說,我現在資金相對充足,暫時不需要,讓他們用這些資金去幫助其他更需要的殘疾人創業?!彼f。
徐福坤的公司已發展成一家從事陶瓷工藝品、茶具、日用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陶瓷企業。公司廠房面積2000平方米,現有員工28人。多年來,徐福坤先后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藝新秀、福建省技術能手、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同時還被授予“泉州市殘疾人自強模范”“福建省殘疾人自強模范”稱號。
徐建連在工廠里上班,生活比以前更好。
徐福坤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事業有成 熱心助殘做公益
“我兩三歲就患上小兒麻痹癥,從此左腿落下殘疾?!?2歲的李雅清老家德化桂陽鄉。1999年她經人介紹,認識了水口鎮同樣因小兒麻痹癥落下殘疾的鄭智衫,之后喜結連理。2001年,兩人的兒子降生,為這個殘缺的家庭帶來了希望。然而,由于肢體殘疾,早年夫妻倆找工作連連碰壁,靠著政府低保以及親友的接濟度日,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2015年,夫妻倆在新聞報道上看到徐福坤的陶瓷廠愿意招收殘疾人,便一起前來應聘??吹剿麄兊那闆r,徐福坤當即安排他們上班,李雅清負責包裝,鄭智衫負責選瓷。為方便他們上下班,徐福坤還在工廠附近幫他們租房。“徐總特別照顧我們殘疾人,逢年過節他還會帶一些米、油來慰問我們?!睂ψ约旱睦习?,李雅清夫妻倆充滿感激。如今,每個月兩人加起來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資,日子比以前好了許多。
與徐福坤同村的徐建連今年44歲。30年前,剛念初中的他選擇輟學到親戚辦的一家磚廠打工,不幸的是工作三個月后,他的左腿就被冰冷的機械卷進去,大腿以下截肢,從此成了一名殘疾人。此后的幾年,他在老家先后當過裁縫、開過小賣部,但生活仍然捉襟見肘。三年前,徐福坤找到他,主動提出讓他去自己辦的工廠上班?!耙郧拔乙踩ヒ恍┨沾善髽I應聘過,一開始打電話詢問,對方都說需要人,等真正到工廠后,負責人看到我們肢體殘疾,就借口說人已經招滿?!鼻舐氝^程中,他體驗了諸多心酸。在到徐福坤的工廠上班前,他已經賦閑在家一兩年,家庭主要收入都是靠妻子在外打工。到徐福坤的工廠上班后,他每個月都能拿到2000多元工資,生活過得比以前好了許多。
“我自己是殘疾人,最能理解他們生活的艱辛。以前我困難的時候,別人也這樣幫助過我,現在我有能力,也要這樣去幫助需要的人?!毙旄@ふf,2007年開始,他參加一些殘聯的活動,認識了不少殘疾人,其中還帶了一個殘疾人徒弟,將自己手藝傾囊相授。如今,這位徒弟也自己出去創業,兩人也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創業后的第一件事,徐福坤就在公司里籌備創建“殘疾人瓷藝培訓基地”。公司成立以來,先后吸納30多名殘疾人在公司就業,現在仍在公司上班的殘疾人有8名。此外,徐福坤還利用公司平臺積極做好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自2012年公司被確定為縣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以來,先后舉辦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5班次,培訓殘疾人268人,培訓后就業率達75%,2015年承辦了全省首期殘疾人陶藝職業技能培訓班,為53名殘疾人提供為期3個月的培訓,2018年10月承辦了全市殘疾人電子商務培訓班,2018年12月承辦德化縣殘疾人陶瓷工藝培訓班,現如今有的殘疾人實現自己創業,有的在該公司上班。
2012年,徐福坤主動與廈門一家拍賣公司合作,拿出自己的部分作品拍賣,所籌得的善款全部捐給當地一家殘疾人書法工作室。2018年年初,全國首家“羲和手工藝者集善之家”項目在該公司落戶,同年10月,該公司又作為我省唯一一家機構被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授予“全國手工藝者集善之家”稱號。
“只要我能幫,我都會盡量幫?!鄙蟼€月,徐福坤對前來公司拜訪的永春坑仔口鎮志愿者協會負責人康建民說,并當場拿出1000元現金,用于贊助該鎮志愿者協會幫扶殘疾人和困難群體。平時,他也積極參與公益組織活動,慰問殘疾人及困難家庭,一年至少有十幾次。最近一次慰問是去年年底,他跟隨德化縣殘聯及當地公益組織,一起到鄉鎮貧困戶走訪,每到一戶困難家庭,他都會拿出幾百元慰問金。從開始投身公益至今,他先后投入10多萬元用于幫助殘疾人醫療、救災和孩子就學,受助殘疾人達50多人次。
“未來,等我有了自己的廠房,我會專門建一棟宿舍樓,提供給身患殘疾的員工居住?!毙旄@ふf,“身體殘疾不可怕,就怕沒有拼搏精神。只要肯努力,殘疾人一樣能過上美好生活。”這位身殘志堅的37歲陶瓷藝人,以一種不服輸的姿態,通過自己的雕塑技藝以及陶瓷藝術作品,贏得了社會的認可,靠雙手“重塑”了充滿陽光的非凡人生。
責任編輯:黃敬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