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見德化白瓷
-
小陶陶
2022-06-24 《瓷都德化》1974
14630
☉林婉清 許文龍/文 陳小陽 許華森/圖
6月10日“,福見?德化白瓷”藝術聯(lián)展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開展。此次藝術聯(lián)展以“白瓷”為媒,聚焦“福”文化精神實質內涵,薈萃45位德化藝術大師62件作品,展現(xiàn)德化白瓷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美好寓意,讓人充分領略吉祥、喜瑞的陶瓷藝術風采。
福,作為華夏兒女的基因文化,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熱烈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吉祥祝愿。德化窯千年窯火不息,“福”文化始終貫穿其中,陶瓷匠人們在傳承中不斷挖掘福文化內涵,創(chuàng)造性地與陶瓷結合,創(chuàng)作出具有時代感的作品,如白瓷茶壺與書法“福”結合,創(chuàng)作“百福”壺;以“蝠”寓福,創(chuàng)作瓷盤、瓷塑;對漢字“福”進行藝術處理,創(chuàng)作立體漢字瓷塑……不僅題材豐富,技法巧妙,而且不同的作品都有其獨有的韻味。
“福”字傳遞美好寓意
“福”字作為裝飾主體直接出現(xiàn)在瓷器上,這是福文化最簡單直接的表達方式。
在泰峰瓷坊,一百把造型各異的白瓷茶壺,每把壺上都有歷代名人名家書寫的“福”字,造型別具匠心,令許多游客贊嘆不已。
“福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伴隨著幾千年歷史文明的變遷與發(fā)展,如今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百福”壺創(chuàng)作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許瑞峰向參觀者娓娓道來。“百福”作品取“壺—福”諧音,寓意“百福駢臻,千祥云集”之意,精選100把形態(tài)各異的德化羊脂玉瓷茶壺,其壺身采用百位歷代名人名家書寫的“福”字原稿設計,經手工雕刻和描金工藝燒制而成。其中,還包括一尊高達50厘米的作品“百福彌勒”,彌勒手中拿著一把寓意“美好、吉祥、招財”的螭龍壺,打開壺蓋可見壺中還藏著一個刻有五個不同福字的白瓷圓珠。
“這套作品將福文化、陶瓷文化、書法藝術緊密結合,從策劃到完成歷時三年,注入了許瑞峰很多的心血和汗水,是一套兼具觀賞性、實用性和收藏性的精品之作。”這是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羅伯健看到“百福”壺作品后給出贊美。
設計讓產品更具美感,提升附加值
除了“百福壺”外,許瑞峰還設計出了精致的“百福杯”。他表示,希望能通過這些瓷器具象化的呈現(xiàn),傳播寓意美好的“福”文化。
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徐建勇也在書法“福”字上做文章。他選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的“福”字書法稿本精心設計成“帝王五福杯”,寓意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五福臨門”。此外,他還將這一形式運用到水杯、茶壺之中。“這是‘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實踐,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福文化。”他說。
名家書法“福”融入作品,傳遞美好寓意。
白瓷花瓶上寫“福”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華則將著名國禮書畫家喬領與寧雪君的《福》字融入作品當中,創(chuàng)作了《福從天降》和《福滿天球》,德化白瓷的材質工藝與書法造型跨界融合、互相加持,蘊含豐富厚重的文化內涵。寧雪君的《福》字,上角由兩只和諧相處的小鳥結合而成,造型唯美、姿態(tài)優(yōu)雅,尊貴華麗的風韻傳神中,象征著人類生生不息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景;喬領的書法《福》字,拆開了解釋就是左邊一個“衣”字旁,右上部是一個象形的糧倉字眼和右下部的“田”字,引申出來的意思即具備有衣穿、有飯吃和有田產的基本條件就是有福。陳明華在創(chuàng)作時,將寧雪君的“福”應用在鏤空六方瓶(福瓶)中,微微傾斜的“福”和鏤空的月牙圖案,寓意福從天降;另一件作品《福滿天球》,主體天球瓶上鏤空雕刻56朵不同種類(形狀)的花朵,代表56個民族,融入喬領手寫“福”字,寓意中華民族有福同享。
寓意吉祥的圖案體現(xiàn)
福文化在陶瓷上的呈現(xiàn)多種多樣。諧音也是“福”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形式之一。
彌勒與蝙蝠,寓意大度有福。
“蝠”因與“福”諧音,在德化陶瓷創(chuàng)作中,也常被用來表現(xiàn)福文化。在德化陶知然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一尊名字為《福在眼前》的陶瓷作品立于展柜之上。一尊彌勒佛袒胸露背、笑容可掬,目視胸前的蝙蝠。“佛教里彌勒佛又稱未來佛,蝠與福諧音,寓意對未來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該公司負責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張明貴說。
白瓷鹽罐表現(xiàn)福文化
虎年新春之前,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鄭建忠創(chuàng)作的一套“虎嘯山河”擺件,銷售十分火爆。“虎與福、富諧音,寓意福運臨門、富貴盈門。”他說。作品刻畫出了動態(tài)的上山虎形象,有霸氣、招財、鎮(zhèn)宅之意,虎背上還特意印了一個“福”字,寓意“無論走到哪里,都有福氣伴隨。”
“五虎送福”茶具
此外,鄭建忠還與德化正雅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曾桂珠一起,創(chuàng)作一套“五虎送福”茶具,其中茶杯身上印有五只不同形態(tài)的老虎,茶漏上還精心設計出“福”字造型的孔洞。“讓泡茶之人每天都能看到福,對生活也就有更好的期盼。”曾桂珠說。
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林吉祥設計的一款福文化禮盒,里面是一個花紋唯美寫著“吉”字的主人杯。“福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含義其實越來越廣,包括吉祥如意也是其中一部分。”他說,民間亦有“福”乃“福、祿、壽、喜、財、吉”六大吉祥之首的說法。恰好他名字中含有“吉祥”二字,于是便將其結合創(chuàng)作了主人杯,作為新春伴手禮送給親朋好友。
意境新穎的視覺呈現(xiàn)
除了“福”字書法及相關諧音外,德化陶瓷匠人們也在思索如何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更加創(chuàng)新性地表達福文化。
“福”立體瓷塑
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彭成雄就是其中之一。他另辟蹊徑,將簡體漢字“福”進行縮放、拉伸與彎曲等藝術化處理,塑造出立體的瓷塑“福”,從造型上呈現(xiàn)一種近似象形文字的趣味感,讓欣賞者產生無限的想象空間。“我對簡體漢字情有獨鐘,我所詮釋的‘福’字,更像是福文化的一種更替和傳承。”彭成雄指著展柜上立體白瓷雕塑“福”字娓娓道來。他認為,福文化是不斷發(fā)展的,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理解。之前很多陶瓷匠人采用平面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于是他發(fā)揮自身特長,運用漢字瓷塑的方式,更加立體地表現(xiàn)福文化。“福文化的美好寓意沒有變,變的是創(chuàng)新的表現(xiàn)形式。我希望這件作品,能留下這個時代的痕跡。”他笑著說。接下去,他將往更多吉祥字創(chuàng)作出發(fā)。
釉畫瓷盤
泉州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瓷言釉話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梁雙升,運用陶瓷顏色釉水,在瓷盤上繪就一個“福”字作品。該作品以傳統(tǒng)的“福”字與太陽圖案、圓形的瓷盤相結合,經特色燒制和精彩窯變,使作品呈現(xiàn)出繽紛多彩、層次豐富的特殊意境,寓意深刻,喻指“福滿乾坤”。“我對古文化比較感興趣,很喜歡研究甲骨文、金文、篆體。釉水在瓷盤上畫畫,通過窯變后會產生萬千變化。”很多人多是用一目了然的形式去表現(xiàn)福文化,他卻想著通過釉水的可變性做一些探索,讓瓷釉與福文化更好地結合。而他的妻子、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陳碧珍也運用釉水在陶瓷茶杯上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福文化。她運用篆體寫法、虎年圖騰等設計元素設計制作玉白瓷杯,瓷杯的顏色釉繪畫亮點紛呈,構圖美觀、色彩瑰麗,寓意深刻。
更加深入挖掘福文化
福文化的思想內涵直至今日仍在不斷拓展,并在社會變遷和發(fā)展中煥發(fā)出新的活力,體現(xiàn)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意義與價值。未來,如何更好地在陶瓷中表現(xiàn)福文化,讓福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德化陶瓷從業(yè)者及相關部門也在思考和行動。
五種不同形態(tài)彌勒佛表現(xiàn)“五福”
德化尚品三福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金寶一直在構思如何將陶瓷與福文化結合,創(chuàng)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公司名字中的‘三福’,指的是希望借助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健康之福、衣食之福、和諧之福,這就是受福文化啟發(fā)轉化而來,也是我所祈愿的福。”他笑著說。
經過一番思考并與伙伴商討后,徐金寶列出幾個未來的方向。首先,他準備以福建九個地級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qū)代表性景區(qū)元素設計而成的“福”字LOGO(標志)為基礎,創(chuàng)作一套主人杯,每個“福”字都會融入地方特色的景區(qū),比如泉州的開元寺、廈門的鼓浪嶼、漳州的南靖土樓、寧德的太姥山等。其次,他還設計了一個葫蘆水杯和快客杯,兩個杯子放在一起,呈現(xiàn)“福”字造型。同時,他還想做一個‘福’字造型的時尚白瓷吊墜。“我希望能更創(chuàng)新地表現(xiàn)福文化、傳播福文化。”他說。
“我希望能整合多方面的元素,用更加立體的方式來表現(xiàn),使福文化呈現(xiàn)一種全新的藝術價值。”梁雙升說,除了自己創(chuàng)作,他還在學校課堂上引導學生們一起構思。上學期,泉州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為此舉辦了福文化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吸引眾多學生積極參加。“這學期,我們會針對性地引導他們做出成品,并從中挑選一些優(yōu)秀作品進行產業(yè)化運營。”彭成雄認為,陶瓷創(chuàng)作一定要跟進時代發(fā)展,設計出符合當下審美需求和有意義的作品。未來,他選擇繼續(xù)延伸、拓展福文化與陶瓷的表現(xiàn)形式,為傳播福文化盡自己作為陶瓷匠人的一份力。“家庭和睦是福,子孫成才是福,安居樂業(yè)是福;要行善積德才會有福報……福文化貫穿起來,其實引導大家人心向善,共同構筑和諧社會。有福共享,同樣也是在響應國家提出的‘共同富裕’號召。”許瑞峰說。
“我們接下來將更加注重推進陶瓷與文化的融合,積極引導企業(yè)、大師新秀挖掘福文化內涵,與工藝瓷和日用陶瓷相碰撞,創(chuàng)作更多以福文化為題材的餐具、茶具和家居擺件。”德化縣陶瓷辦主任曾憲升表示,德化將會積極組織陶瓷企業(yè)、大師、新秀參與有關福文化的活動,適時開展以福文化為主題的作品征集、展覽及研討等活動,以福文化提升德化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和藝術創(chuàng)作,通過文化賦能提升德化陶瓷文化附加值和藝術品位,進一步推動陶瓷產業(yè)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