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幾多白?
-
小陶陶
2020-01-09 德化網1321
10430
德化明代外銷定制瓷“荷蘭一家人”,是典型的質地,現藏于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葉志向供圖
德化出產白瓷,海內外聞名。
在歷史上,德化窯生產過多種白瓷,青白釉、豬油白、蔥根白、象牙白、、建白、高白等等,它們到底是什么意思?德化白瓷有什么特點?
白度是白瓷的重要指標,白度是如何檢測的?德化為什么能夠誕生白度最高的白瓷?什么因素決定了瓷器的白度?為什么陶瓷業者放棄了白度競賽?
本報特邀撰稿人連江水對兩位德化白瓷專家進行了專訪,解答相關疑問。
——編者
李建水:德化瓷的白是一種天然美
■李建水(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
筆者:你認為德化窯是什么時候開始生產白瓷的?
李建水:宋元以前的記載比較少,從出土或存世的實物看,宋元時期就有了,或許更早,像屈斗宮窯、碗坪侖窯、梅嶺窯一帶就有很多宋元時期的白瓷片。
筆者:差不多一千年了。那各個朝代生產的白瓷,有什么不同嗎?
李建水:宋元時期的白瓷,一般稱青白釉,有不少軍持、粉盒出口到國外。明代是德化白瓷的巔峰,那個時期有乳白瓷、豬油白、象牙白等叫法,法國人還稱它為、天鵝絨白。清代主要生產白地青花,還包括一種名叫蔥根白的白瓷,相對明代釉色顯得白里泛青。民國時期的白瓷比較粗糙,以加彩為主。1949年后德化瓷廠研制了建白瓷、高白瓷,在當時都很知名。
筆者:這些所謂的乳白瓷、豬油白、象牙白、蔥根白、孩兒紅,有什么區別嗎?
李建水:雖然都叫白,但白就有二三十種,區別很細微,要對比才能感覺出來。你從字面的意思進行聯想也可以,例如象牙白當然比豬油白來得黃一點,蔥根白略帶了一點青,孩兒紅的意思是像嬰兒的皮膚那樣白里泛紅。
李建水燒制的“孩兒紅”梅花杯。
德化新建瓷廠1958年研制成功的高白瓷茶具,白度達88.8度。
泉州市陶瓷科學技術研究所研制的“雪白瓷”白度達90.1度。
筆者:國內還有不少窯口生產白瓷,德化的白瓷什么特點?
李建水:對,邢窯的邢白、定窯的定白、景德鎮的影青,都挺出名的,德化白瓷還受過它們的影響。有意思的是,德化生產白瓷好像是天生的,代代相傳,雖然象牙白也曾失傳,但1949年后又得以復興,蔚為大觀。
筆者:接上一個話題,明代以后象牙白為什么會失傳?
李建水:個人以為,這與當時出口的形勢變化有關,可能也包括高質量的高嶺土匱乏,或瓷窯的改變革新,或工人的用心程度等等。
筆者:德化窯白瓷為什么會這樣白?德化窯對白的追求有什么淵源嗎?
李建水:主要還是跟高嶺土有關。明代高品質的高嶺土比較豐富,優質高嶺土淘洗后,不用加入配料,就可以直接生產成型。第二個問題,德化瓷的白,是一種天然的自然的美,不需加上任何裝飾。
筆者:插說一句,在閩南傳統里面,白色似乎不大吉利,喪事都以白色為主。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李建水:喪事的白是慘白、死白。德化白瓷被稱為象牙白、豬油白,是暖色調的白,有溫潤的手感,很多人形容它“如脂似玉”,反倒是圣潔的象征,這也是德化觀音塑像受歡迎的原因。這兩種白不一樣。
筆者:您研究德化白瓷近三十年,讓失傳數百年的“孩兒紅”重現人間,能說說您的體會嗎?
李建水:從現代的制瓷工藝而言,生產出白度高的白瓷并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讓白瓷呈現出玉質感、油性和暖意。
李雙展:白度是這樣測量的
筆者:德化陶瓷以白著稱,那就離不開白度這個科學概念,請問白度是什么意思?
李雙展:陶瓷的白度是以純氧化鎂為參照物的一個參數,是一個比較值。例如一塊瓷片與氧化鎂80%接近,那么它的白度就是80度。
筆者:白度是如何測量的?有什么特殊要求嗎?
(李雙展帶筆者走進檢測室,檢測的儀器叫“白度計”,是上海昕瑞儀器表的產品。工作人員小彭以A4紙替代進行檢測,測試的結果是白紙的白度為82度。)
李雙展:標準的陶瓷檢測,需要使用直徑5cm、厚度0.5cm的圓餅狀瓷片當樣品,所以古陶瓷的檢測比較困難,但也可以通過反復比對得出近似的數據。
操作員用白度計對白紙進行白度測試。
筆者:有沒有各種德化白瓷的白度檢測數據?比如象牙白、豬油白、蔥根白、建白、高白瓷,它們的白度是多少?
李雙展:象牙白、豬油白的白度并不高,也就70度多一點。明末清初的蔥根白接近80度,建白也就80度。高白瓷一般指白度達82度以上的白瓷。這些只是概數,并沒有專門的行業標準。
筆者:你們有沒有收集國內其他白瓷窯口的白度數據?
李雙展:老窯口方面的數據還是有欠缺的,畢竟很少人舍得破壞一件古瓷,專門去測白度。我了解到,1958年德化新建瓷廠研制成功的高白瓷,白度曾達88.8度。當時國內最高紀錄是湖南建湘的82度,國際上當時的白度紀錄是84度的西德瓷。
筆者:同一個地區的白瓷,為什么白度有差異?您認為是什么影響了瓷器的白度?
李雙展:俗話說“一燒二土三制作”,這是陶瓷生產的三大要素,都對白度有影響。首先,燒制時是氧化燒還是還原燒,就影響了白度;其次,高嶺土的品質更重要,新建瓷廠生產的88.8度高白瓷,高嶺土來自金竹坑,這是其他地方的高嶺土沒辦法比的;第三,制作也很重要,瓷土如何除鐵,如何配方,可以直接影響到白度。
筆者:對于白瓷來說,白度顯然很重要,為什么陶瓷業者很少做這方面的檢測呢?
李雙展:白瓷并不是“一白遮百丑”。好白瓷還有其他標準,所以很多人對白度并不偏執。現在資源有限,用德化本地高嶺土大量生產高白瓷已不大可能,很多人轉而追求白瓷的溫潤、油性效果,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進步。(文/圖 連江水)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