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砸出來的奢侈品
-
小陶陶
2019-05-18 1343
12170
一窯開出百件,九成要砸掉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但尋常藏家一般沒有財力去收藏一件上百萬元乃至上千萬元的宋代官鈞,不僅一不小心就會買到贗品,而且古代鈞瓷傳世量很少,多數人只能在拍賣會的預展上或是博物館里看到它們的倩影。于是,藏家們紛紛把眼光轉向了現代精品鈞瓷。
燒制百件九成被砸掉,一成中一件精品就幾萬甚至幾十萬
鈞瓷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于世,也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獨有的國寶瓷器,不斷作為“國禮”現身世界,2010年該省“大宋官窯”鈞瓷名品與茅臺等品牌被中國奢侈品聯盟體評為“中國十大奢侈品”。
“鈞瓷‘窯變’很神奇,成不成器全在火的藝術。”作為資深的鈞瓷收藏家,天津市收藏家協會秘書長王輝表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這是人們時常用來形容鈞瓷獨特的釉色變化,也正是這種“靠天吃飯”的鈞瓷燒制,一窯開出的百件鈞瓷里,九成要砸掉,一成中一個也許就價值幾十萬。“一窯中,最好的被稱為‘窯魁’,稍有瑕疵的鈞瓷就要被砸掉,被丟進‘鈞魂’池內,以確保精品傳世。”
據介紹,鈞瓷分兩次燒成,第一次將坯子素燒,出窯后施釉再次燒制,二次燒制后鈞瓷釉色才會發生千變萬化,是為窯變。
素燒后的次品被砸碎
“雙胞胎”模樣各有千秋,“一年36件”成追求目標
鈞瓷無雙,窯變無對,正因為鈞瓷的自然窯變是人為所無法控制的,工人能做的就是進窯爐前的制坯、施釉,出爐之前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變化,即使兩個制作過程一模一樣的瓷坯,出爐時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作品。”王輝說,“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也就是這么來的。
在王輝的珍藏中,有兩件同是出自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冀德強的作品,雖為同一批次、同一個窯口、使用同一種釉料燒制而成,但“長相”也各有千秋。一件的鐘馗威風凜凜,身披的牛血色紅袍彰顯出舍我其誰的霸氣;另一件則飽含抽象之美,雞血紅的色澤流露出一絲靈動之氣。“鈞瓷的奧秘在于‘釉’,燒制時溫度、濕度等不可操控的細節成就了它變化萬千的顏色。”
據天津博物館研究員劉渤介紹,宋徽宗將鈞瓷欽定為御用珍品,每年僅允許官窯制造36件,并且禁止民間收藏,所以現在墓葬出土的鈞瓷文物也極為稀少。“現代名窯鈞瓷之所以備受尊崇,一是工藝精益求精,二是產品優中選優,一年只出品36件作品,成為制造者們終極追求目標。”
十幾萬元包窯如賭石,一件不成或一件百萬
釉燒后的付品被砸碎
也正是因為鈞瓷極難燒制,民間流傳著鈞瓷制作“生在成型,死在燒成”的說法。出窯時,帶給窯工的可能是劇烈的狂喜,也可能是整窯都沒有一件成品。
前日,常跑河南鈞瓷名窯的經銷商范先生透露,不少私企為定制禮品送人,通常會花10萬至15萬元包窯。
“正是因為‘十窯九不成’,包窯就如同賭石。”范先生說,有人花十幾萬元包了一窯,結果可能是一件不成,“虧大了”,也有可能一件就價值百萬,“那就賺發了”。
擴展閱讀:
2010年4月23日,由商務部貿易學會、南寧市政府等共同主辦的中國元素奢侈品首屆年會在南寧開幕。年會首次發布中國元素十大奢侈品牌和中國奢侈品新銳品牌及最具潛質的奢侈品。
以創作鈞瓷國禮“祥瑞瓶、乾坤瓶、華夏瓶”等聞名于世的河南省大宋官窯鈞瓷名品當選“中國十大奢侈品”。
大宋官窯榮昌鈞瓷坊董事長苗峰偉說:“榮昌鈞瓷此次躋身中國元素十大奢侈品牌,我們感到非常自豪。”
責任編輯:陳莎婷
